毛泽东水晶棺
水晶棺历史[编辑]
水晶棺是天主教、东正教传统圣物箱之一,用于展示圣髑。照俄国东正教教规,圣徒死后都要做成干尸。圣徒的“干尸”不腐是基督教观念中信仰灵魂不死和圣徒崇拜的基础。尸体不腐。也是古罗斯封圣的主要标准之一。保存圣人的遗体使之不朽,是东正教的一个传统。[1]
列宁死后,斯大林执意保存列宁遗体,期大林曾在格魯吉亞第比利斯东正教神学院学习。1924年1月25日,即在列宁逝世的第四天,《莫斯科工人》周报刊登了3封来信,总标题为《列宁遗体应当保存!》。其中一封是这么写的:“将我们的伊里奇这般伟大而挚爱的领袖埋入土中,我们决不答应。我们建议将防腐后的遗体放入密封玻璃罩,好让领袖的遗体保存数百年,让他永远和我们在一起。”这3封信都包含了一个请求,即要将列宁遗体存放在水晶棺内。[2]
列宁的遗体经防腐处理后,放入水晶棺中常年展示。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遗体亦经防腐处理后,放入水晶棺,置于列宁墓,1961年被赫鲁晓夫当局移出重新土葬。
确定棺型[编辑]
根据各方事后报道:9月9日晚,上海新沪玻璃厂党委“立即动员党员、群众,着手制定关于制造水晶棺的方案”。[3]9月10日,北京六零八厂接上级(北京玻璃总厂)传达中央的建造水晶棺的决定,总厂要求六零八厂尽快设出计水晶棺系统[4]。
首先是有色金属研究院,做出一个棺(有机玻璃的)和保护装置的小模型,送给中央。接着,全国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送了水晶棺的模型,北京市玻璃厂也用有机玻璃做了一个比例为四分之一的模型。四川省送的圆型水晶棺模型,内铺红毯,以示“红太阳”之意,中央领导建议采纳。但因2.2米直径的圆型水晶棺当时无法加工而放弃了这个方案。
最后决定由工艺美术学院集中各个模型的优点,设计出棺形和棺座的几个方案,中央领导审定后确定的是现在的这个棺型和棺座。
工作安排[编辑]
列宁、斯大林、胡志明的水晶棺,都是航空玻璃压制而成[4]:3。中央希望能让毛泽东用上真正的水晶棺,且要求水晶棺必须在1977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一周年前建好。
9月13日晚,中央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了有关方面领导和专家参加的办公会议,成立了水晶棺小组(后改称专用设备组)。北京市计委副主任韩伯平被任命为组长,北京市玻璃总厂厂长肖秧、国家建筑材料局的祁俊为副组长。
棺型确定下来后,专用设备组召集各单位进行了分工:棺型设计由中央工艺美院负责;水晶棺制造由北京市玻璃总厂牵头,国家建筑材料研究院、621所、国家有色金属研究院参加;大理石棺座由北京市大理石厂负责;控制部分由北京自动化所牵头,北京分析仪器厂等单位参加;雕塑部分由北京市房管局雕塑厂等单位参加;照明光源部分由北京光源所牵头。
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做到万无一失,中央领导小组批准了组织制造水晶棺的同时,以性能最好、质量稳定、硬度相对较高的K9#光学玻璃做制作一个备用棺。北京玻璃总厂安排下属的六零三厂主攻光学玻璃棺,北京六零五厂负责研制石英玻璃棺。
10月8日,中共中央正式下发《关于建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的决定》,公布“在纪念堂建成以后,即将安放毛泽东主席遗体的水晶棺移入堂内,让广大人民群众瞻仰遗容。”
光学玻璃备用棺[编辑]
1976年10月14日,六○三厂首次生产出了四块(长2.5米,宽1米,厚0.08米)符合制造水晶棺的设计要求的K9光学玻璃毛坯。后续经研磨、抛光、胶合及镀膜等多道工序。1976年11月27日,第一个棺体造型为65度的K9光学玻璃样棺研制成功,共生产出了两口玻璃棺。其中一口连同升降装置的模型,一起陈列在历史博物馆临时搭建的模拟瞻仰大厅里。中央领导同志要求解决水晶棺棺壁上隐约出现的遗体反射映像。
六零三厂改进生厂出新的K9光学玻璃的水晶棺(二号棺),放入纪念堂[5]。
水晶大板制作[编辑]
组建水晶棺需要约2米长、1米宽、0.08米厚的水晶大板,这样大的天然水晶世间难寻。人造水晶——又称石英玻璃,当时国际上仅有几个发达国家能够生产石英玻璃,谁也没制造过2米长的板材。国内生产最大直径的水晶板材也就0.5米。
毛泽东的水晶棺最终选取用优质天然东海水晶做原料,熔炼成大型石英玻璃板材。原料采集工作由国家建材总局及其所属单位完成[6]。用于毛泽东这口水晶棺制作的东海水晶,重达32.2吨。[7]
北京玻璃总厂[编辑]
北京六零五厂使用的是一名老技工提出的以小拼大的方案。玻璃厂将天然水晶熔炼成20公分见方的小块水晶毛坯,再陆续地运到北京六○八厂光学车间进行加工。工人要用金刚砂将胚料的六个面磨平,为了焊接,还要将焊接面磨出斜角,以使融化的水晶填充在里面。加工好的“水晶砖”送回玻璃厂,通过高温焊接的手段,逐块熔焊拼接起来。光学车间再对焊接面进行加工,形成比较大规格的毛坯,然后再焊接,再加工,逐渐达到设计要求的2米多长的规格。六零五厂最大只能加工直径1米的光学元件。
根据六零五厂职工回忆,水晶熔点超过2000℃,且必须在熔化的一瞬间完成焊接。工人穿上厚厚的金属防护服,使用用氢氧焰喷射灯进行焊接,得专人往他身上浇水,双脚都泡在了水里。氢氧焰的氢气、氧气用量大,不能间断。最后拆来给化工厂送乙烯的管道,从各单位集中了几十台空压机,分段吹扫五天吹扫干净后,焊接起来,从北京石油化工总厂的空分设备铺设60多公里管道把氢氧气输送到六零五厂[6][8]。
上海新沪玻璃厂[编辑]
上海新沪玻璃厂最初直接烧制水晶大板,但出现气泡、斑点等问题。新沪厂、上海化工学院、硅酸盐研究所、光机所、计量局测试所等组成的质量攻关组,反复试验,但试制至第四块大板,依旧无法解决气泡等问题。第五次试制时,水晶玻璃熔制材料由天然水晶改为四氯化硅。他们用四氯化硅烧制成纯度达到99.9999%的石英玻璃“坨子”,用工频炉加热后压制成10厘米厚的小平板,用72块小板经多次熔接做成大板。1977年6月底,新沪厂将生产出的大板用专机空运到北京,送至一机厂研磨加工[9]。7月中旬,已生产并空运8块水晶大板[3]。
北京第一机床厂[编辑]
研磨、抛光、加工的工作由第一机床厂负责[6]。一机厂有一台印度转进口德国产的2米导轨精密磨床和一台8米龙门铣床,改装后用来研磨水晶大板[8]。
为消除“影像”,还需要棺板上镀四层干涉薄膜。由于没有大型镀膜设备,以北京化工设备厂为主,经过北京仪器厂、上海齿轮厂等多方面大力协作,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制成了中国第一台直径四米的大型真空镀膜机[5]。
最后再涂上一层防潮膜,选用的是由武汉大学化学系生产的一种野战军涂镜头用的憎水膜[5]。
组装[编辑]
水晶棺底座是铝合金制造的,冶金部所属哈尔滨101厂铸造出巨大的铝锭,再锻压成又宽又厚的铝合金板材。由航空部的112厂加工成要求精度很高的水晶棺座[5]。
参考资料[编辑]
- ↑ 郭琳:查韦斯与水晶棺. [2013-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0).
- ↑ 斯大林坚持不土葬列宁遗体永久保存内幕. [2013-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9).
- ↑ 3.0 3.1 《上海纪实-档案》 20160217 青松不老——揭秘毛泽东身后的“一号工程”. 央视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0).
- ↑ 4.0 4.1 揭秘毛泽东水晶棺研制始末:如何让遗容红润(组图). 人民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 ↑ 5.0 5.1 5.2 5.3 亲历者讲述研制毛主席水晶棺秘闻[组图]. 人民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4).
- ↑ 6.0 6.1 6.2 毛主席水晶棺:2000摄氏度高温下手工烧成.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5).
- ↑ 毛泽东的水晶棺:可抗8级地震 至今无人能再做. 人民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1).
- ↑ 8.0 8.1 参加“毛主席纪念堂”水晶棺研制的回忆. 光明网.
- ↑ 揭秘毛主席水晶棺制作内幕(图). 东方网.
编辑需知[编辑]
毛泽东的水晶棺制造涉及的工作、单位极多,本页面提到的只能算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