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革命论

来自反共维基
Fakechy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27日 (日) 16:05的版本 (导入1个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File:PermanentRevolution.jpg

不断革命论早在马克思的时代就有萌芽,后来托洛茨基对不断革命论加以完善,因此谈到“不断革命论”时,通常指的是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1]

起源[编辑]

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说拿破仑用“不断的战争”代替了法国大革命的“不断的革命”。

1850年3月,马克思恩格斯在《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中,第一次提出:德国工人阶级的战斗口号应该是“不断革命”。

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指出:“革命的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过渡阶段。”

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编辑]

托洛茨基认为,不断革命,就马克思赋予这个概念的意义来说,就是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阶级统治,不能停留在民主阶段,而要转而采取社会主义的措施,并进行反对外部反动势力的战争;意味着这种革命的每一个阶段都同前一个阶段相衔接,而且它只有在阶级社会完全消亡的时候才会结束。托洛茨基的这一理论有三个主要的思想。[2]

第一个思想[编辑]

第一个是关于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问题。传统观点认为,只有经过一段漫长的民主制时期才能走向无产阶级专政;而托洛茨基认为,落后国家只有经过无产阶级专政,才能走向民主制。[2]

第二个思想[编辑]

第二个方面是,社会主义革命同样也是不断的。在无法确定的长时期内和经常的内部斗争中,一切社会关系都要经受改造。社会在不断地除旧换新。[2]

第三个思想[编辑]

不断革命论的第三个方面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国际性。社会主义革命从一国基础上开始,但它不能在这个基础上完成。一国范围内要维持无产阶级革命,只能是一种暂时的状况。一国的革命不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它只是国际链条中的一环。国际的革命是一个不断的过程,尽管它会出现暂时的衰退和低潮。[2]托洛茨基的第三点思想与斯大林主义者的一国之内的社会主义产生冲突:后者认为在一个国家可以建成社会主义;但托洛茨基坚决反对这种思想,并认为斯大林主义者背叛了马克思主义,斥责他们为“不肖门徒”。[2]

参考来源[编辑]

  1. 马克思主义文库
  2. 2.0 2.1 2.2 2.3 2.4 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序言。

延伸阅读[编辑]

  • Engels, Frederick (1848), The French Working Class and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s
  • Engels, Frederick (1847), Principles of Communism